好奇問一問的, 請問男士們, 如果和你女朋友的朋友們見面,聚餐,或一起出去玩,發現你女朋友的 朋友 �� - 感情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5-10-27T01:09

Table of Contents

Tags: 感情

All Comments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5-10-28T15:15
我是男的!!短暫的驚嘆還是自己看上的女友好看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5-11-02T13:19
俗話:情人眼裡出西施樓主若易見異思遷,肯定是個花心大佬倌因為有這種想法才會有這種問題我的見解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與爾等一起分享個人淺見補充:所以喔,看到別的漂亮女生看看就好,不要有其他的非份之想...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5-11-05T18:15
不怎麼想就是女友的朋友而已自己的女友照顧好比較重要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5-11-06T18:37
第一想到:好正!佢會喜歡怎樣的男?試試跟她交談,得到是冷冷的回應。第二想到:佢咁正,應該只會喜歡比她自己"正"的男...試探問:今日點解冇人倍你來呢?得到的是"與你何干"第三想到:佢好正,不過只有女友喜歡自己,會肯要我陪佢同她的朋友一齊玩。第四想到:除非個咁正的女人肯喜歡自己,假如不是還是女友正好多。...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5-11-06T21:46
哇塞!×××的朋友好正喔!然後決心不變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5-11-11T09:36
跟女朋友直接聊那個正妹阿!我就直接跟我女朋友(現在老婆)講過,她表妹很漂亮,百看不厭,對答也很棒..應該很多男人追,...還有老婆的朋友,拍過平面雜誌,也漂亮的要命....我就直接跟我老婆開始品頭論足阿.有些時候,你不講,你男/女一看你的眼神跟態度就知道了,這對雙方反而更危險.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5-11-14T17:17
傻眼真的是視覺動物ㄟ超沒心的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5-11-19T05:35
無可否認人的第一眼都是看見的外表但是美麗的背後是如何?相識即是有緣俗語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人的緣份不是光靠外表來認定想想您和女朋友如何相識到相戀這緣份可是得來不易如果每個朋友的朋友都比妳女朋友正那您是否要一直換更美麗的呢?那緣份不就是都假的那天下不就大亂了有句話是這樣說緣遇本機緣緣去亦當然隨緣得自在惜緣情意長。。。。。。。。...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5-11-20T16:56
漂亮...欣賞...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5-11-24T07:05
對我來說啦!再正的女生都看到不想看了所謂的路人甲啊!超級正的女生永遠碰不起就算他們跟我在一起我也是拒絕肯定會被搶走的拉雖然我以前也曾經想要跟正妹在一起0...0但是我現在有一個女朋友了長輩與同學,年紀比她小的都說我女友很漂亮應該是我的眼光與他們眼光不同吧我覺得我女友普普阿哈哈哈...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5-11-25T04:07
不會有太多想法,只會專注於女友,畢竟女友的同事僅次於同事。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5-11-30T03:49
我會水汪汪眼神看著女朋友的朋友~反過來看,如果發現你的男朋友的朋友比你男友還高、富、帥呢?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5-12-02T05:46
平常稀鬆的事情。這種機會多得很。 / 相信從您女友角度要這樣看樓主您亦復如是。/由於無知,人性的「愛比較」而「衍生出嫉妬」之心,如同蛾蛹之作繭自縛。由於人類無明的關係,不懂無論如何比較都是「不真實我在作比較」;我們還有一個「不會隨六塵萬法起舞作比較,並且隨時護念有情的真實第八識我」,接受這樣的教化後願意如實的「棄捨嫉妬不再跟別人競爭」,才不會處於顛倒中而經常的自我受苦。詳細,請恭閱正覺菩薩慈悲開示:✪生活中的佛法~嫉妬或許有些人還能記得,自己成長的過程,曾被教導、制約成事事作比較;與手足、親友、同學、鄰居,熟人或完全陌生的對象有著種種競爭角逐,爭強鬥勝的熱血也自然而然茁壯成長。然而事實真相是:最終能爭得頭彩者總是寥寥少數幾個人;無可避免的,看到別人飛上青天,翱翔風光,欽羨之餘,能對勝利者的特殊才華、優越地位不産生負面情感者又有幾人呢?對於他人得到名利勝過自己,則心生不悅而産生的嫉恨心理,確實是人之常情,然而嫉妬心理若長期潛伏在心理作祟,將會對自己的生活産生很嚴重的負面後果。先從最單純的心理角度分析,嫉妬讓我們不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由於一切著眼點都是以「自我中心」為考量;以「自我中心」的「感受與思想」為「真實的自我」,全心全意以這個視角投影,無法鬆懈的「愛這個自我」,處處「拿這個自我」跟「別人所展現出來的自我」作比較、打對臺。有所比較就是要贏過別人來滿足自我,表現自己優異,這樣才會有面子。不自覺中,為了能勝過別人,必定會下功夫,想盡辦法讓自己的身、口、意行與眾不同,一定要爭這口氣,全力以赴!長此以往戴著武裝面具的「不真實自我」、逞強、不示弱,當劇本的台詞已盡,遊客散盡之時,內心深處越來越孤寂、痛苦,自己被「嫉妬」之淵綑綁而越陷越深,何益之有?當受熏於善知識的教導,經過思惟、細心觀察而體會到以下的些許智慧:佛陀開示我們每個正常人都平等的有八個識,即八個能分別的心識;其中只有第八識是永遠不會斷滅的心,即是在《心經》中稱為「不生不滅心」,而在《金剛經》中稱為「金剛心」。由於第八識體性堅固永不壞滅,故是真實恆存,衪是無始以來就存在的一個真實心,而其他七個心識(前七識)是為妄心,因為這七個識是靠眾緣和合之下,依第八識為「根本因」而出生的;而第八識才是我們每一個人真實的本心。在「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意根、阿賴耶識」八個心識中,能夠分別思惟的心識,是「第六意識」;當我們的「第六意識」「在分別事物」的時候,由於「第七識意根」的體性恆具「我愛、我見、我痴、我慢」四根本煩惱,無始以來就是「恒、審、思、量」、「遍計執著」一切的法;既然第七識是恒時不停的計度思量著一切法,當然是處處作主不停地攀緣,然後經由第六意識將諸法分別整理之後,再由第七識作最後決斷,到底要不要付予執行,如此就會促使人們在接觸人事物的時候,由於無明於「真實我的無我性」而對種種境界産生領受、想法、情緒、意願、動機、決定、行動…等等心行現象,這些現象的產生,都是緣於「會處處作意、處處愛攀緣的意根自我,錯以為一切法是如此的真實」所致;只要我們願意放捨這個眾緣和合不是真實的我,然後否定這個「我愛、我見、我痴、我慢」的「第七識意根我」為真實我,經由「第六意識我不斷的學習『正真』智慧」而教化「第七識我終究願意放棄自己的虛幻不真實」,而轉依於第八識真實我的本來清淨體性,這樣才能漸次降服、放捨第七識錯以為衪是主宰一切的自大心態。再說,由於人類無明的關係,不懂無論如何比較都是「不真實我在作比較」;我們還有一個「不會隨六塵萬法起舞作比較,並且隨時護念有情的真實第八識我」,接受這樣的教化後願意如實的「棄捨嫉妬不再跟別人競爭」,才不會處於顛倒中而經常的自我受苦。若能夠靜下心,仔細研讀經善知識開導後,有所體驗的心得,將會啟發我們生命中另一扇全新光明之窗!當人們沒有遇見真實善知識的教導,如同盲者未曾有眼,大多活在處處自我標榜、自我膨脹而産生的嫉妬狹隘、黑闇的洞窟裡。困於自我營造「虛妄自我的魔幻世界」而落入不可收拾「自大獨尊之中」難以察覺,唯有停止嫉妬,窒息受苦的感覺才會真正停止。由於無知,人性的「愛比較」而「衍生出嫉妬」之心,如同蛾蛹之作繭自縛。所以能令戲說後宮嬪妃為了爭寵,勾心鬥角的大陸宮廷劇「後宮甄嬛傳」紅遍兩岸,此傳裡有些經典語錄:「漢高祖時,戚夫人得寵,冒犯呂后,後來呂后成了太后,就斷了戚夫人手足,挖眼、削耳、飲啞藥,關在廁中,稱為人彘。雖然呂后手段殘酷,不過戚夫人妄想,憑一時之事羞辱皇后,真是咎由自取了。亦可見身為女子,呂后記仇也是很深的。」-莞嬪「有時候不爭,比能爭會爭之人有福多了。」-莞常在人人耳熟能詳的句子:「當局者迷!」,若能以局外人清醒的角度觀察,而不參與競爭求表現、處處比較,必然有智慧深知人性的陰暗面而不恃強奪取、不與人爭,自然能遠離禍害。有關肇因於嫉妬而引生之禍害,佛陀已在經典中為我們細說了:在《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中曾說,諸天子也會為了心生嫉妬而喪失原有的神通功德力:《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1:「諸天子!我念昔者有無量諸王,皆為汝等嫉妬之心非理所害。諸天子!昔有阿修羅王名曰鄔羅,修行苦行,戒品清潔,而汝諸天等遣一天女,名鄔婆尸,惑彼王心,令虧淨行。其王染著,威德損減,被那羅延天之所殺害,并無量阿修羅眾同時敗滅。其那羅延天既殺此王,又誅其眾,因即收取鄔婆尸女,而往天宮。復有一王,名曰那訶受,汝等諸天誑惑之語,助諸天眾伐阿修羅。修羅破已,汝等諸天反加其害。又汝等諸天以舍支夫人故,心生忿妬,構行讒毀,令阿伽娑仙人無故被嫌,而興惡願。又汝等諸天曾為誑惑,謂曀荼王曰:『仙人之處,多有真金。』王信此言,逼之令出,仙人由是心生憤恚,即時猛火燒殺其王。昔復有王,名曰提婆,甞(=當)設大會,以為供養,以斯福業威力自在,上此天中,受天快樂。汝諸天等,心懷嫉妬,令從忉利退墮閻浮,所有威勢並皆喪失,如月無光,如河無水。諸天子!世中有人威德自在,或得諸定,或得神通,或有成就四神足等,若起一念嫉妬之心,如是功德一時退失。如提婆達多愚癡厚重,乃於我所生嫉妬意,即時自失五種神通。」爾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我今有疑,欲有所問。言嫉妬者,云何是耶?」復作是言:「世尊!若有眾生見他勝己,生如是念:『云何令我獲彼所得?』如是之心,是嫉妬不?」佛言:「不也!此是貪心,非為嫉妬。天主!其嫉妬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於有之人而生憎恚,是為嫉妬。」(CBETA,T16,no.694,p.791,c2-p.792,a1)有情眾生為什麼會心生嫉妬?最根本原因就是無明(不明白)於「現象界之一切有為法皆是眾緣和合幻生幻滅、無常虛妄、不真實有,而不自知」,在不知不覺中,對於自己追求嚮往的名、利,不願意讓他人佔有,若是得不到,便有忌恨心,以現代的術語來說就是酸葡萄心理;有嫉妬心的人,一聽見他人的榮盛,便深懷憂慼,心中不得安隱,這「嫉」也是屬於貪、瞋、癡三毒中,「瞋」的毒根所含攝;換個方式解釋,其實這是自己真實心(如來藏)裡累劫以來,緣於無明而儲藏的一分「瞋」種子,如此瞋恨的種子作用,若時節因緣成熟被引發,而出現於日常生活之中,就有了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且看經典中世尊如何開示。佛陀說:『諸天子!世中有人威德自在,或得諸定,或得神通,或有成就四神足等,若起一念嫉妬之心,如是功德一時退失。如提婆達多愚癡厚重,乃於我所生嫉妬意,即時自失五種神通。』佛陀又說,懷有嫉妬心的男子、女人出生於人間,必然承受沒有威德、沒有威勢、缺乏衣食的果報;若想讓自己生而有威德,就必須不懷嫉妬心:《中阿含經》卷44〈2根本分別品〉:「摩納!何因、何緣男子女人無有威德?若有男子女人內懷嫉妬,彼見他得供養恭敬,便生嫉妬,若見他有物,欲令我得,彼受此業,作具足已,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來生人間,無有威德。所以者何?此道受無威德,謂男子女人內懷嫉妬。摩納!當知此業有如是報也。摩納!何因、何緣男子女人有大威德?若有男子女人不懷嫉妬,彼見他得供養恭敬,不生嫉妬,若見他有物,不欲令我得,彼受此業,作具足已,身壞命終,必昇善處,生於天中,來生人間,有大威德。所以者何?此道受有威德,謂男子女人不懷嫉妬。摩納!當知此業有如是報也。」(CBETA,T01,no.26,p.705,b13-26)《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小威勢報:一者,於諸眾生起嫉妬心。」(CBETA,T01,no.80,p.892,b11-12)《增壹阿含經》卷44〈48十不善品〉:「若有眾生嫉妬者,種三惡道;若生人中,乏諸衣裳。所以然者,由彼人起貪嫉故。」(CBETA,T02,no.125,p.786,a13-15)又,當人壽5千歲時,人們除去了嫉妬心,慈心修善,壽命延長至於萬歲;反之,人壽萬歲時,人們嫉妬增長,也令壽命減少為5千歲:《長阿含經》卷6:「五千歲時人復作是念:『我等由修善故,壽命延長,今者寧可更增少善,何善可修?當不嫉妬,慈心修善。』於是,其人盡不嫉妬,慈心修善,壽命延長至於萬歲。」(CBETA,T01,no.1,p.41,c7-10)《中阿含經》卷15〈1王相應品〉:「比丘!人壽萬歲時,人民或有德,或無德,若無德者,彼為有德人起嫉妬意而犯其妻。是為困貧無財物者,不能給恤故,人轉窮困;因窮困故,盜轉滋甚;因盜滋甚故,刀殺轉增;因刀殺增故,便妄言,兩舌轉增;因妄言、兩舌增故,便嫉妬、邪婬轉增。因嫉妬、邪婬增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彼壽轉減,色轉惡已,比丘!父壽萬歲,子壽五千歲。」(CBETA,T01,no.26,p.522,c17-25)佛經也記載,若能離開嫉妬心意的人,才是真正具足布施的人:《別譯雜阿含經》卷8:「佛告釋摩男:『優婆塞法應捨慳貪,一切眾生,皆悉為彼貪嫉所覆,以是義故,應離慳貪及嫉妬意,生放捨心,躬自施與,無有疲厭,是名施具足。』」(CBETA,T02,no.100,p.431,b16-19)從以上經文看來,嫉妬的下場,未來世是讓自己獲得劣勢的果報,是自我傷害;而且與人相處互動,日久見人心,必然不受一般大眾歡迎,那麼不嫉妬的人,誠如經典所言:《佛說戒德香經》卷1:「不嫉妬者,世世所生眾人所敬。」(CBETA,T02,no.116,p.507,c24-25)我們看了以上選錄經文中所說的「嫉妬的可怖」與「不嫉妬的可樂」,是不是都能夠下定決心,開啟光明之窗,點燃智慧,從現在開始,養成「讚歎隨喜他人的優點」,而不再嫉妬他人呢?猶如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以賣香譬喻,一人賣香,一人買香,旁邊路人亦得香氣,於香無損,於買賣二主亦無損失,鼓勵大眾積極的隨喜發善心;又如同有人行施,有人受者,有人在旁,隨喜功德,等同歡喜布施,利己利人;反觀心懷嫉妬是空無利益之事,不能實際損害他人,卻反而嚴重的害了自己!我們已清楚得知經論中佛陀及賢聖所教示的利己利人之道,能否付諸實行,都在自己的一念決定心了!✪生活中的佛法~嫉妬**如尚有問題未決,建議是請樓主您、網友您當一心恭敬請示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的正覺親教師菩薩開示解說!(註:由於都是義工菩薩,所以請在共修時間洽詢,大致是周一至周五每晚約6點到9點。)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enlighten.org.tw/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5-12-06T19:21
好低級的想法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5-12-07T01:24
眼睛看和當老婆當然不一你也可用心改造現在妳朋友...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5-12-08T15:23
你要記的你女朋友得好.記得你得初心合得來最重要不要只看外表